一、背景介绍
本试剂盒是用来定量分析以毕赤酵母(Pichia Pastoris,适用菌株X-33)为表达系统时,蛋白药物中宿主细胞残留蛋白。
毕赤酵母作为常用的表达系统在表达目的蛋白的同时,会伴随着表达细胞自身凋亡,资料显示细胞破碎后释放到培养基中的宿主蛋白达上千种之多,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,导致不良的毒性或免疫反应而危及产品安全和质量,造成潜在的生物污染,生物医药产品生产下游过程的目的之一就是移除这些潜在危害。
因此,非常有必要将宿主细胞蛋白(HCP)残留量降低到最低水平,在研发下游纯化的工艺时,必须具有一种科学合理的测定成品或者半成品中HCP浓度的方法,而酶联免疫法具有极高灵敏度,因而被FDA,EMA,CFDA及ICH等国内外监管机构定为HCP检测的金标准。
二、实验原理
本试剂盒采用了固相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(ELISA)。先将捕获抗体包被微孔板,制成固相抗体。检测时在包被抗体的微孔板中先加入待测抗原孵育,洗涤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(HRP)标记的检测抗体,形成包被抗体-抗原-检测抗体复合物。经洗涤后去除未参与反应的结合物,最后加入底物TMB显色。TMB在HRP的氧化作用下转化成蓝色,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。氧化后的TMB颜色和因子的总含量呈正相关。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(OD值),与浓度拟合成标准曲线,通过样本OD值,代入标准曲线方程,计算样品中因子浓度。
三、试剂盒优势
1. 覆盖度广:抗体有较强的识别HCP能力,覆盖度80%以上,工艺稳定。
2. 抗体滴度高:试剂盒中使用的抗体,经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在106。
3. 灵敏度高:独特的血清纯化工艺,最大限度去除非特异性抗体。
4. 稳定性高:生产过程采用广谱蛋白稳定剂,和微孔板处理工艺,增加标准品及微孔板热稳定性和结果的可重复性。
5. 稀释液优化:针对抗体纯化各个阶段使用的缓冲液不同优化样本稀释液,可显著降低样本检测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,提高样本稀释线性及回收率,本底显色极低利于观察待测样本浓度。
四、试剂盒组分
名称 | 规格 | 数量 | 保存 | |
1 | 已包被平底微孔板 | 48孔 | 1板(可拆卸) | 2-8℃密封冷藏 |
2 | 标准品母液(500μg/mL) | 30μL | 1管 | 2-8℃冷藏 |
3 | 检测抗体母液(100×) | 100μL | 1管 | 2-8℃冷藏 |
4 | TMB | 10mL | 1瓶 | 2-8℃避光冷藏 |
5 | 终止液 | 10mL | 1瓶 | 2-8℃冷藏 |
6 | 洗液(100×) | 10mL | 1瓶 | 2-8℃冷藏 |
稀释液(10×) | 10mL | 1瓶 | 2-8℃冷藏 | |
8 | 封板膜 | 4张 | ||
使用说明书 | 1份 |
五、实验需要但未提供的耗材及设备
1. | 移液器:10μL-1000μL | 6. | 酶标仪 |
2. | 多道移液器 | 7. | 高速离心机 |
3. | 灭菌的去离子水或超纯水1L | 8. | 迷你离心机 |
4. | 灭菌EP管 | 9. | 洗板机或者洗瓶 |
5. | 吸水纸 | 10. | 数据分析及绘图软件 |
六、实验前的准备
请仔细阅读试剂盒说明书,反应在室温下进行。
七、试剂的准备
1. 试剂盒内所有试剂及包被板,请在使用前30分钟拿出,使其恢复室温。
2. 洗液的稀释:将10mL 100×洗液母液,加入990mL去离子水或超纯水,混匀备用。如果浓缩液中有少许结晶,请将其置于室温,并轻轻震荡至晶体完全溶解。
3. 稀释液的准备:将10mL 10×稀释液母液,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超纯水,混匀备用。如果浓缩液中有少许结晶,请将其置于室温,并轻轻震荡至晶体完全溶解,用作标准品,样品,检测抗体的稀释液。
八、操作步骤
1. 撕开包装袋,取出包被有抗体的酶标板,拆下不需要使用的板条,并用封板膜封好,放回铝箔袋,重新放回4℃保存(板架可重复使用)。标准品由于运输颠簸可能会粘在管壁上,使用前轻微甩匀,或在离心机上离心2秒左右。
2. 标准品的稀释:提前标记8只样品稀释管,预加入一定体积的稀释液,其中IS(46μL),S1(490μL),S2至S6(各250μL),S7(300μL)。取标准品母液(浓度为500μg/mL)4μL加入到标记为IS的管,轻轻吹打2次并颠倒混匀即可(后续操作相同,切勿涡旋等剧烈混匀),接着吸取10μL浓度为40μg/mL的IS到S1管,混匀后,取250μL浓度为800ng/mL的标准品S1到下一管,之后以2倍梯度稀释至S6,最后从S6中吸取100μL加入S7中混匀即可(稀释过程如下图)。注:标准曲线有7个点,分别命名为S1、S2、S3……S7。其中S1即标准曲线的最高浓度点(800ng/mL)。
3. 将酶标板用封板膜密封后室温振荡孵育1.5小时。
4. 洗板机洗板:
Ø 取出稀释好的洗液放置于洗板机的洗瓶中备用。
Ø 取出上步中的微孔,甩去微孔中的液体,洗板机洗板5次。
Ø 洗板完成后,将微孔板倒扣在吸水纸上拍打,充分拍干至无明显水膜为止。
或手动洗板:
Ø 取出稀释好的洗液放置于洗瓶中备用。
Ø 取出上步中的微孔,甩掉微孔中的液体,在吸水纸上轻轻拍打至无明显液滴。
Ø 用多道移液枪向每个微孔中加300μL洗液,静置20秒,倒去洗液,将微孔板倒扣在吸水纸上轻轻拍打。重复5次。注:第五次洗板时,充分拍干至无明显水膜为止。
5. 检测抗体:取检测抗体母液(100×)60μL到6mL稀释液中稀释至工作浓度(1×),取100μL加入到各微孔中,将酶标板用封板膜密封后室温振荡孵育1.5小时。
6. 洗板:重复步骤4。
7. 显色:各微孔板加入100μL TMB溶液,室温反应15分钟左右。若颜色浅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,勿超过30分钟。
8. 终止:各微孔中加入50μL终止液,终止反应。
9. 读取OD值:在波长450nm下读取OD值。
10. 数据分析:推荐使用四参数回归拟合。
九、注意事项
(一)样本收集注意事项
1. 样本收集完毕后,要分装保存在-20℃(少于3个月)或-80℃(少于6个月)以保持蛋白活性,避免污染和反复冻融。如果要在24小时内分析样本,可以保存在2-8℃。
2. 冷冻样本使用前请保证充分化冻(请勿加热融化样本),使用前用移液器或者Vortex混匀,样本液中含有沉淀物会对ELISA有干扰,可离心去除。
3. 某些化学裂解液(如SDS,Triton等)可能会对本实验造成干扰,谨慎使用。
4. 建议所有标准品及样本都设置复孔。向微孔中加入样本,保证不要有气泡。
5. 目标蛋白纯化过程通常伴随成分复杂的缓冲液,建议首次使用不同缓冲液时进行加标回收,以排除基质干扰效应,可接受的加标回收率为80-120%。通常,高盐、低pH、多糖、有机溶剂及去污剂会导致较低回收率。通常做法是,将稀释后的标准品S1(800ng/mL)与待测试溶液基质按照1:3体积混合(如25μL含/不含浓度为800ng/mL的标准品S1加入75μL待测溶液),计算时用加标后浓度减去加标前本底浓度,再除以理论浓度即为加标回收率。
(二)实验操作注意事项
1. 请不要将本试剂盒的试剂与其他试剂盒试剂交叉使用。
2. 实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头,避免交叉污染。
3. 加样:加样时要控制时间和速度,一般加样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。如果样本数量过多,可使用多道移液器。
4. 洗涤:洗涤时微孔中残留的洗涤液应在吸水纸上充分拍干,并要消除板底残留的液体和手指痕迹,避免影响最后的酶标仪读数。
5. 由于底物TMB溶液是光感性的试剂,使用前请勿长时间暴露于可见光下。同时要避免TMB与金属接触。
6. 反应时间的控制:加入底物后请定时观察反应孔的颜色变化(比如,10分钟左右),如果颜色较深,请提前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。
7. 本试剂盒中使用了稀硫酸作为终止液,其具有轻微腐蚀性,使用时应避免接触衣物或眼、手等皮肤暴露部位。
8. 标准曲线的R²≥0.95。
9. 拍板示意图:
十、数据处理
1. 对样本及标准品各自对应的复孔OD值取平均值。
2. 以标准品的OD作为Y值,标准品的浓度作为X值,推荐选择四参数logistic(4-PL)曲线拟合。
3. 将样本OD代入到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样本中待检样本的浓度。
4. 以下曲线仅供参考。
附件一、标准曲线实例
十一、试剂盒质量控制
1. 灵敏度:
最低检测限(LOD):1.56ng/mL
最低定量限(LOQ):6.25ng/mL
2. 精密度
批内差CV%:7-11
批间差CV%:1.1-5.8
3. 线性
稀释倍数 | Range % |
1:2 | 98.2-103.5 |
1:4 | 95.2-102.6 |
1:8 | 98.2-105.3 |
1:16 | 95.3-104.1 |
1:32 | 97.3-103.4 |
1:64 | 88.8-103.2 |
应用:定量检测细胞培养上清、蛋白纯化过程及终产物中宿主细胞蛋白残留
用途:本试剂盒仅供科研使用,不得用于临床及诊断使用!
你可能感兴趣
评价 (0)
留言板